比如,进了皇上的后宫?
“魏忠贤,你看看你,你自己看看。”
“枉朕这么信任你,枉朕这么多年来,一直重用你。”
“哪怕是被人挑拨,朕都充耳不闻。”
“依旧相信你。”
“可是你呢,你是怎么回报朕的?”
“啊?”
“让朕回靖山城,你好和大周那太监沆瀣一气是吧?”
“是不是朕前脚回去,你后脚就和大周的那个狗太监一起来攻靖山城了?”
魏忠贤还没反应过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儿。
就被北莽皇劈头盖脸的一顿。
这一通咆哮。
不但魏忠贤直接傻了,就是其他人的大脑也停止运转了。
这折子上到底写的什么?
怎么突然间,北莽朝廷的重臣,皇上最倚重的兵部尚书。
毫无征兆的被喷的狗血淋头。
他们从未见过皇上如此怒火。
这简直就是雷霆之怒啊。
“噗通……”
魏忠贤根本没来及看折子上的内容,直接跪下了。
当了一辈子的权臣,凡事多磕头,少说话的基本素养,如同肌肉记忆一般展现了出来。
“皇上息怒,皇上息怒啊……”
“臣这一生,都是跟在皇上的身边,为朝廷做事。”
“臣能有今日,全凭皇上的栽培和倚重。”
“臣肝脑涂地报答皇恩唯恐不及,如何敢作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啊。”
“望皇上明察秋毫!”
说完,开始磕头,一直不停的磕。
到了这般时候,这折子的内容他就算是不看,也知道写的是什么内容了。
一定是他心底担心的事情发生了。
大荒出兵了。
他绝对没有和大荒的任何人,有过任何来往。
如果不是大荒早就蠢蠢欲动,伺机而动,就是那个狗太监在背后做了手脚。
但是给他心里很明白,这个时候,越是就事情的本身去解释。
北莽皇的怒火就会更盛。
磕头求饶,才是唯一的活路。
“耳朵聋了吗?”
“朕让你看,看看折子上都写的什么……”
北莽皇的咆哮声依旧。
魏忠贤只好双手捧着折子,缓缓打开。
“滴答!”
还没来及看,额头磕破的血已经掉滴到了折子上。
染红了一片,但是他根本顾不上去擦拭。
恨不得赶紧看完。
“皇上,日前大荒军集结了举国之兵,突然袭击我开阳城。”
“开阳城的八万人战死大半,城池失守。”
“大荒军攻下开阳城之后,一路往靖山城而来。”
“除了开阳,其余城池均无重兵把守,难以坚守。”
“此乃十万分火急之大事,还望陛下能灭周之后,火速回师救援。”
“臣孙承宗叩拜。”
“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几乎两眼就扫完了折子上的内容。
真是最怕什么就来什么。
开阳城已经没了,按照时间来算的话,此刻和开阳城临近的几座城池,应该已经失守了。
当务之急,该紧急撤军回援。
否则,靖山城怕是难保。
这是他刚才要等的孙承宗的折子。
折子是等到了。
可内容,却不是他想看到的。
“皇上,罪臣恳请皇上先行撤军回援。”
“请皇上以江山社稷为重啊……”
此时的魏忠贤,已经是老泪纵横。
不,确切的是说是血泪纵横。
额头的血水和泪水已经混迹在了一起。
他的事情,依旧是只字未提。
这就是老臣的圆滑之处。
都到了这般时候了,自己的性命都危在旦夕。
但是他口口声声,都想的是江山社稷……
“魏忠贤,回到靖山城,若是查出一点端倪,朕非灭你九族不可。”
“来人,就地打一辆囚车……”
“传朕的命令,大军即刻撤回。”
“这狗太监,就让他多活几天,大周也暂时让苟延残喘。”:???
北莽皇虽然极为愤怒。
但是不至于失去理智。
魏忠贤这些年,为朝廷可谓是兢兢业业。
说他和大荒勾结,他也不愿意相信。
必要查清楚才行。
眼下,无论是太子谋逆,还是大荒出兵。
他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回师。
片刻之后,北莽军拔营而去。
和来时不同的是,少了八九万人。
多了一辆囚车。
来时常伴北莽荒左右,献计献策的魏忠贤万万没想到。
来时他是高头大马,回的时候,尽成了低矮的囚车……
真是人生无常……
凤凰城城头看着北莽军如同潮水般的退去。
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地了。
撤的如此匆忙,定然是出事了。
不管是靖山出事,还是大荒出兵,对他来说,虽然效果不一样,但是眼下的作用是一样的。
“春公公,看呐,北莽军退了……”
“春公公料事如神,北莽军退了……”
“太后,您看看,北莽军退了啊。”
“天呐,北莽军终于退了。”
“天佑我大周社稷不灭,江山不倒。”
城头的人,足足愣怔了盏茶时间,看着北莽军如同潮水一般退去。
看着北莽你拔营而去,才反映了过来,一个个仰天痛哭。
更有甚者,两两相拥而泣。
一时间,哭喊声交织成了一片。
太后的眼眸中,也流下了泪珠。
她几次都想扑到宁安面前,但是都生生的忍住了。
大周,又一次在这个神一样的男人运筹帷幄之下,保住了。
“大周能存,凤凰城不破,我等性命犹在,都是春公公的功劳啊,谢春公公……”
城下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,几乎是扯着嗓子哭喊了一句,倒头拜了下去。
“春公公……”
有人带头,几乎凤凰城的所有周人都跪下了。
“春公公,保我大周,扬我军威,何其有幸……”
同样两眼湿润的鄂伦春许是被周人的情绪感染,许是内心深处的感激,单膝跪地高呼。
哗啦啦……
鄂伦春这一单膝跪地,城上城下的将士们,全都跪了。
他们,一次次的在绝望中,看到了希望。
这一切,都是屹立在城头的这个男人给他们的。
一时间,全城皆拜。
太后心底,由衷的安慰。
张四维一干大臣,心里颇不是滋味儿。
“大将军请起,诸位父老乡亲请起。”
……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