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的意思是太后?”
怀清公主骤然间反应了过来。
是啊,若不是李婉君母子,上次大战北莽归来时,怕就已经反客为主了。
还用等到现在。
“对,李太后。”
“那宁公子是个重情之人。”
“眼下李太后背负着万世唾骂,几乎就在崩溃的边缘了。”
“她若想渡过这一关,必须宁安回来。”
“换句话说,我们拿了宁安的人质。”
“宁安不得不回来。”
“当然,做事不能做的太过于明显。”
“现在宁安真男人的身份,大白于天下,李太后动用黑云台镇压。”
“可若是有人打着为太后证清白的旗号在皇城外请命,或者搞其他的反向操作。”
“太后就没了退路。”
“这个时候,要想保住名声,唯有宁安回来。”
“虽然我不知道他会用什么办法,但是就他此前的种种表现看来,他绝对会有办法。”
“故此,只要他回来,那就由不得他了。”
“另外,即便是他有想法,我们可以公布另外一个天大的秘闻。”
“他手中的三十万大军,便可沦为我们灭西蛮的利刃。”
卢昔年娓娓道来。
怀清公主突然瞪大了一双好看的眸子,“你是说公布当时宁无缺的死因?”
“没错,这件事在西蛮皇、甚至是那柳太妃和叶向高的眼中,也只有西蛮的朝廷大员知道。”
“且这件事,关乎西蛮的声誉,关乎诸多人的过往。”
“尤其是宁安现在已经手握三十万精锐的情况下,他们会更加把那件事烂在肚子里。”
“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。”
“天下间,没有什么事情,能瞒得过我们。”
“且你也别忘了我们的目的是什么。”
卢昔年看起来,对公主没有丝毫的敬畏。
就似乎和同僚说话一样平淡。
且也不像此前传的,这卢昔年暗恋怀清公主。
怀清公主的生母华太妃还曾经为了拉拢吏部尚书,通过卢昔年送礼?
这是藏的太深了?
还是大周当时几位皇子争皇位的事情,他们根本就不想掺合。
这想想都很恐怖。
“卢公子,此事不需要你提醒,本宫记着呢。”
怀清公主冷冷说了一句。
“呵呵,公主不必气恼。”
“说起来,宁安也是你的恩人。”
“若不是他的强硬和霸气,公主指不定已经成为北莽的王妃,不,已经是皇后了。”
“如此想来,公主应该是亏了。”
“公主亏了,我们也跟着亏。”
“不然,不但大周是我们的,假以时日,就连北莽也会成为我们的。”
“哈哈哈,如此,可比我们如此谋划要容易的多,也方便的多。”
卢昔年这竟然还开起了公主的玩笑。
“哼,你卢公子是不是觉得你隐藏的很好?”
“是不是觉得,你在众人的眼中,只是吏部尚书的公子?”
“你可别忘记了,这几个月中,你不是没有做过事。”
“就宁安的能耐,好多事,他看似察了一半,就不查了,亦或是看似结案的案子,他就相信结果了。”
“其实不然,那宁安的可怕,绝对不是你能想到的。”
“若是让他把你揪出来,本宫可就不了你。”
怀清公主对卢昔年道。
显然大周朝廷发生过的事情,就有卢昔年的掺和。
不过是没有人世人所发觉而已。
甚至,到现在位置,宁安的目光,都没盯卢升象。
何况一个区区公子。
但这绝对不是卢昔年玩的高明,而是宁安一直被其他的事情牵绊。
没有时间来复盘所有发生过的事情。
“你……”
卢昔年顿时背后一阵冷汗。
宁安的手段,他可是知道的。
只要是被揪出来,怕是求生不能,求死不得。
他这个翩翩公子才开始享受人生,绝对不能出任何事情。
“别以为本宫是在吓唬你,能尽快达成目的,你我都可功成身退。”
“否则,什么结果,你我心里都很清楚。”
怀清公主今天在北莽十四王爷哪里受的气,都变相在卢昔年身上发泄了。
饶是如此,卢昔年如此和公主说话,要是传出去,怕是会惊掉众人的下巴。
一个时辰之后,内阁联名上书,“凤凰城流言四起,事关春公公身份,且波及太后的声誉和大周皇族的尊严,请春公公速还朝。”
本就方寸大乱的太后接到上书直接允准了。
这种事情,或许只有宁安才能解决。
黑冰台的手段,显然是被人针对了。
或许,只有宁安回来,才真的能平息一切。
此时,大周已经是风起云涌。
一个硕大的暗流,已经成型。
本处在漩涡中的宁安,此时正在和北莽新君面对面饮酒。
诺大的皇宫正殿中,只有他两人。
两人中间,是一张长条大桌。
桌上放着各种精美菜肴,凉菜热菜全部合起来,至少有七八十碟。
此外,就是这世间最好的兰陵酒。
每人面前至少放了十坛。
“宁公子,恭喜此番大胜。”
“这一碗酒,我敬你。”
作为东道主的北莽新君先开口。
“同喜同喜,若不是皇上鼎力相助,怕是凤凰城已经没了。”
“该本公子敬皇上。”
宁安举起酒碗同样说道。
虽然今日身份,当初的七皇子已经贵为北莽新君。
而宁安,还是宁安,甚至都快成了大周人人喊打的宁安。
也丝毫不影响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。
一个明面上的太监,可以和一国之君相对饮酒,可以平起平坐。
说是关系好,勉强能说的通。
但最根本的还是他们同样位高权重,同样手握大军。
宁安虽然不是大周的皇帝,但是其权利,早就超过了泰昌帝。
“咕!”
两人同时仰起脖子,一碗酒甘洌的兰陵酒下肚。
“宁公子,此番胜六国,虽然兵行险着,但灭了南楚、大荒,为大周开拓的更大的疆域。”
“这份功劳,怕是大周朝廷早已经无法赏赐了吧。”
“当然,这大周曾岌岌可危,濒临灭国,是你力挽狂澜。”
“说句不过分的话,即便是你想取而代之,也没有人会说什么。”
“且你这滔天的功劳,在赏无可赏之下,怕是会有危局。”
“不知公子作何选择?”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