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赵祯是神童,好琢磨,善读书,屠休都信。
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异常,毕竟甘罗就是个不错的例子。
可而今赵祯这番话,却点在了朝廷政务与舆论上,对于那些朝廷上的大臣们都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课题,然而赵祯却能一语道出。
岂能不令人震惊!
屠休心中一动,故意问道:“小公子何必这样想呢,自古以来,大工创建,任谁都无法限定时间,陛下是绝对不会急于此事的。”
想考我?
他的心思,瞒不过赵祯的眼睛。
其实赵祯能这么想也不是没有理由的,在这个时代对于机关术等杂家的东西极为不重视,甚至还会被一些人认为是异端邪说。
包括甘罗在见识过赵祯的本事之前,也是对此不屑一顾。
连他都这样,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。
所以赵祯心里非常清楚,想要彻底改变秦国,那么首要条件就是一定让大家接受这一切小说
不能封门自闭,更不能将这些有利于国家民生的东西拒之门外。
强国的根本是基建,是实业,对于民生而言,这些东西也可以改变百姓的生活状态。
始皇帝在同意他把老卒村寨当做试点的一刻起,赵祯就知道他已经动了心思。
虽然他贵为皇帝,但是在推行一个新东西的时候,要面对多大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。
所以赵祯才给自己规定了一个时间——三个月!
三个月内,不但要将三个计,已经是子夜时分。
屠休就在一旁为他掌灯看火,默默无声
见他这边停手了,马上就道:“小公子既已完成,那就快去休息吧。”
“我没事的。”
赵祯淡淡一笑,他还不累,霸王之躯,永不之疲,岂是空话?
看看一边的茶还是温热的,赵祯心里也挺暖和,他咂了口茶,开始和屠休攀谈起来。
自然要提到的就是章邯。
赵祯到这都一整天了,为何不见章邯其人?
屠休呵呵一笑,为他取了一块炙肉:“晚饭你也没吃,就对付一下吧。”
“小公子说章邯啊?他现在已经入伍了。”
什么?
闻言,赵祯眉头一皱,现在可不是招兵的时候啊,章邯怎么可能入伍呢。
大秦招兵不像之前七国纷争时期一样,随时打仗随时招。
他们有自己的一套系统。
分为春秋两季招兵,其中春季主招作战人员,应和春日新生,扩充战力之意。
而秋季时分,大秦招收的多为后勤、火头等辅助性兵卒,也是为了合天一,取秋获硕果之意,无硕果,岂能补给三军?
除了这两个时间点之外,余下都是不招兵的。
当然这些制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战时除外,只要不打仗就不会更改。
所以章邯按规矩说,是不可能现在就去当兵的。
屠休点点头:“小公子说的没错,但是这一回章邯是被特招进军队的,这也是他的运气,估计是当日与公子的一番拼斗,让陛下看中了他。”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