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穿越者,就算是没有金手指,赵祯也相当开启了上帝模式。
在同一时间段的匈奴内部,其实发生了很多事。
首先,就是对战东胡的失败,使得匈奴人不得不从东胡边界退出,同时又遭到了肃慎的沉重打击这一切对于现任匈奴单于而言,是相当沉重的。
除此之外,就是匈奴与大秦之间,他们自春秋战国开始,就一直在于中原国度作战,经过了八百年的战斗,使得匈奴人明白了一个道理。
就是武器的重要
在春秋战国时期,有铸剑圣人欧冶子,取精铁造龙渊,打造出第一把铁剑。
从此改变了中原国度内部,上位者的兵器材质。
匈奴人不知道吗?
他们知道!
唯一不同的就是,以他们当时的技艺还达不到铸造铁剑的地步。
但!
虽然无法铸造,可是匈奴人却从未放弃过对于铁矿的寻找,因为技术可以反复磨练改进,而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的材料可以供应他们挥霍浪费。
所以在战国时期开始,匈奴人就在大量的收集铁矿。
其冶铁技术的发展,基本上可以判定为秦末时段,中原内乱之间。
这也就造成了刘亭长所建立的大汉朝,在几百年间与匈奴人之间的交战,胜少败多的局面。
因为经过了多年的磨练,使得匈奴人从某种方面看来,武器装备已经跟上了大汉的脚步。
……
基于这些条件可以判断,外组成了重甲兵方阵。
毕竟匈奴地域广泛,这也就使得其军中马匹的种类多样,如有大宛、大月氏等血统的高头大马,自然无所谓,可要是一些蒙古马血统出来的,相对矮小的战马,就不适用于那些身材高大的人了。
匈奴重步兵的配属,相当周全,除了内罩的硬皮甲之外,还会在外面增加一层青铜重铠小】
【说】
……
铠甲其实是不同的两种东西,虽然一听都知道是什么,但本质还有区别。
先秦时,主要用皮革制造,称甲、介、函等;战国后期,出现用铁制造的铠,皮质的仍称甲;唐宋以后,不分质料,或称甲,或称铠,或铠甲连称。
所以匈奴重步兵,等于是穿了两套防护的,而且还有青铜胄顶在头上。
基本算得上防护到了牙齿。
所以一旦面对这些家伙,若是硬碰硬的打,即便秦军能胜,也会出现不小的损失。
为了避免这一切,赵祯才会决定让铁鹰锐士直接登场。
因为他们的双弓臂强弩,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射穿那些重甲兵防护的。
就算是破甲锥的箭头也刺不透,可只要覆盖率足够密集,就有七成可能,会让透甲锥落在敌人的铠甲缝隙,或者是那些没有铠甲保护的地方。
如此一来,就能很大程度上减少秦军可能出现的损耗。
而这一次要调兵万人给英布,也是同样的道理。
这是赵祯出征之后的头一战,无论如何必去全功而胜,非如此,不能振奋军心……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