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祯昨日一整天都待在太尉官邸中,将所有手头可以看到的卷宗,统统翻阅了一遍。
内里所呈报的问题,几乎与他猜测无二。
大体可以分为三类。
一,骄兵。
二,空饷。
三,贪腐!
虽然第三点让赵祯很意外,奈何事实如此,光是从他手头可以看到的那些卷宗上了解到的线索,就将贪腐两个字,直接压在了军队头上。
当然,如王翦、蒙武、屠睢等人是没有这个问题的。
可往下细数,只要是牵连到那些真正带兵将领身上的时候,几乎都能看到贪腐的影子。
虽然他们不会克扣军饷,但这帮家伙最擅长的手段,就是虚报。
……
自大秦开创直到而今始皇帝奠定天下。
几百年来,秦国一直对军队关怀有加,凡是军队需要的,即便是倾全国之力,也在所不惜。
所以这就让很多人都看到了机会。
源于大秦对军功记录的明确与严格,所以很少有人敢直接在军功方面下手,真正让他们获益的,还是日常消耗的开销上。
在赵祯手边压着一份卷宗写的很好,这是朝廷上一任御史大夫亲笔所写的,言明整个大臣军队系统中下层武官常用的贪腐手段三例
其一,既瞒报,当出现不必要的损耗时,他们会将那些消耗的数字隐瞒一部分,看似在当时他们是要自己承担损失的,但事后,源于其对军队的“严格把控”,朝廷每年都要嘉奖,如此一来,拿到了嘉奖的将佐们不但将之前的窟窿填平了,反而族,甚至是连氏族都算不上,可是追溯上去,他们的老祖宗可是微子启。
单凭这一点,他就有资格被赵祯高看一眼。
毕竟微子启,也是一位响当当的名人。
而在大秦时期,宋姓虽然不怎么出彩,但一直也没有什么过错,属于不温不火的那种。
所以这样一来,他们相较于其他的氏族更需要机会。
只要能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机会和待遇,赵祯相信,其人必定会愿意为自己赴汤蹈火。
他现在最大的问题,就是缺人手。
……
虽然赵祯背后有始皇帝的支持,军中还有王翦一家的支持。
也有英布、章邯、戎不疑为其所用。
但是在文官方面,他就差的太远了。
所以李斯能够一次次的在背后整他,不就是因为文官队伍中,根本没有他赵祯可以信任的人吗?
既然没有,从现有朝臣挑选,不如他自己培养一批来的更实际。
正好他可以趁着眼下始皇帝为他专门开设的东风,一飞冲天!
……
目光一焕,赵祯淡淡的笑了。
“宋百里,这有几份我刚刚批示好的文牍,你把他们分别送到王翦、蒙武和屠睢府上,且告诉三位老将,就说我王祯等待他们的指点斧正。”
“是!”【1】
【6】
【6】
【小】
【说】
宋百里微微躬身,上前取走了文牍,可是心里对赵祯却更加不屑了,因为在他看来,赵祯这么做,还不是为了在王翦等人手中获取一些点拨吗?
要不然,他是太尉,一上任就给那三位老将送文牍干什么?
莫非是还要指挥他们做点啥不成?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