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夏王也是气的不轻,打算让飞弩先会一会韩信。
“大王,末将并无把握赢下这一战,但与他一拼高下,挫一挫他的锐气还是可以的!”
飞弩将军思考了一会儿后,给出了答复。
他此前的确没有与韩信过招,自然也就没有把握打败韩信。
虽然大夏几乎所有的军力都集结此城,但是秦军两支队伍现在也合拢一体,自然也不是好对付的。
“飞弩将军,要我说,我们还是稳妥一点好些!您应该也知道城外可是三万大军吧!我看咱们还是不要冒这个险了吧
左相听到这话后,吓得脸都紫了。
事实上,他属于主和派,并不希望大夏与大秦大战连连,因为他知道大夏压根不是大秦的对手。
硬碰硬下去,最后受伤的还是大夏国。
然而大夏王并不是一个肯妥协的人,要不然也不会跟不接受大秦的招降。
“左相,秦军这么点人就把你吓懵了?若是我们连出战的勇气都没有,又如何维护我大夏的江山呢!”
“难不成你就愿意眼睁睁看着我大夏国土被侵,亦或被并入大秦之中,从这世间消失不成!这可是我大夏先辈无数血汗换来的江山啊!”
飞弩将军一听这话,顿时怒气冲天,慷慨陈词道。
与这左相恰恰相反,飞弩是大夏国内的主战派,他掌控三万精锐大军,自然不甘心就这样束手就擒,让大夏成为大秦的附庸。
在他看来,唯有与大秦死磕,大夏国才能够得以保住。
所以在听到左相绥靖的言论后,飞弩毫不留情的斥责了回去。
左相乃是文臣,有道是秀才遇到兵,那到底是有理说不清的。
他看飞弩继续强硬的角色后,便发出一声叹息,就老老实实的闭上了嘴,不再争辩什么。
“我看飞弩将军说的对!唯有一战,才能让秦军知难而退!实在不行,我们去问韩信缘由。
但是韩信却是没有说,只是让章邯跟着自己就对了。
大秦营地之中,赵彻也已经收到了韩信的书信,看完后便将此信交给了张良。
“哎呦,这韩信居然敢先斩后奏,谁给他的胆子啊!这厮做事冲动,还请大人莫要生气啊!等他回来后,我们再惩罚他!”
张良看完信中的内容后,当即就吸了一口冷气。
他知道韩信所作所为那完全是犯了大忌,连忙帮韩信说情。
“惩罚?我大秦有此良将,重用尚且来不及,为何还要惩罚于他?如果我这么做了,岂不是相当于自废武功?”
赵祯听完这话,却是没有生气,反倒对韩信所做所为十分满意。
他前世时对韩信的故事早有耳闻,当初韩信可是跟着项羽混的,可惜项羽这个人有霸王之心,却没有胸怀天下,说白了,就是格局小了。
韩信曾经给项羽提出过很多宝贵的意见,可惜项羽压根就不予采纳,结果弄的韩信转投了刘邦,并且帮助刘邦打下了天下。
这就是所谓的知人善用,用人不疑。
尤其是韩信现在的词条中,对赵祯的忠诚度也达到了巅峰。
赵祯自然乐得给韩信提供足够的机会,让他展现自己的才华,而不是事必躬亲,独行专断。
“啊?大人,您真的不觉得韩信所为有些过分吗?”
张良一脸诧异,有些怀疑的看着赵祯。
他其实知道韩信此举极易引来祸端,毕竟做事实在是太任性,很容易让上面的主子体会到一种无法掌控的感觉
这其实也是刘邦暮年要杀韩信的缘由之一。
但是,这对赵祯来说都不是什么事情。
因为现在赵祯掌握着更改词条的能力,一旦发现韩信的忠诚度不够,他便可随时可以更改韩信的词条,让他变成一个没有威胁的存在。
也正是基于这种自信,赵祯决心放手让韩信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,而他自己则静静的等待着收获丰收的果实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