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快看小说 > 我的三年学徒生涯和二十六个师傅 > 第179章 临时挑大梁
    大年初一,酒店内的氛围悄然发生了变化,少了往昔的那份喧嚣,倒是多了几分浓郁的过年气息。与年前宾客盈门、热闹非凡的景象相比,生意明显冷清了许多。

    酒店对于临时过来帮忙的人员,秉持着人性化的处理方式。那些愿意继续留下来帮忙的,酒店自然欢迎;而渴望回家过年的,酒店也绝不亏待,爽快地结了三倍工资。毕竟,在忙碌之时将人家召集过来解燃眉之急,若刚一清闲就过河拆桥,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,怎么也得让人家踏踏实实地过个年,至少要留到年初六晚上。

    大部分临时帮工怀揣着厚厚的红包,满心欢喜地回家与亲人团聚过年去了。如今大家生活条件好了,手头都不缺钱,帮忙纯粹是出于情分。可要是让人白干活不给报酬,日后哪还有颜面再请人家帮忙?再者说,将心比心,人家日后若来酒店摆酒席,厨师长也定会在权限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一定的优惠,这便是当下社会里浓浓的人情味儿。

    一番人员来去之后,留下来的只剩下李老师和小陆同学,这让我不禁心生好奇,究竟是什么缘由让他们选择留下?想来能在一起共事,也是难得的缘分。

    我走上前,轻声问道:“小陆同学,你怎么愿意留下来接着帮忙呀?”

    小陆同学腼腆一笑,眼中透着坚定:“我想靠自己的努力,攒钱买一部心仪已久的手机。”

    “很不错,你这份上进心值得称赞!”我由衷地夸奖道,随即转头看向李老师,“那李老师您呢?”

    李老师像是被这个问题问住了,脸上泛起一丝红晕,嗫嚅着:“嗯……嗯……”那模样就如同课堂上答错了题的小学生,全然没了昨日在舞台上主持活动时的大方自信。就在我满心疑惑之时,她忽然神色一转,语气中带着几分倔强:“我就是想留下来,不行吗?”

    “行,行!”我被她这突如其来的态度转变弄得有些不知所措,只能仓促回应。

    此时,随着酒店客流量的减少,大锅菜组已然完成使命,就地解散,我也正打算回到自己原先的岗位。

    恰在这时,一位同事匆匆赶来,告知我厨师长有请,让我去办公室一趟。

    我来到办公室门前,抬手轻轻叩门:“咚咚咚。”

    “进。”室内传来厨师长的声音。我推门而入,只见厨师长指了指旁边的椅子,温和地说:“大山,来,坐下咱们聊聊。”

    我依言拉过椅子,缓缓坐下。

    厨师长目光赞许地看着我,开口道:“大山,这次年底忙季,你的表现相当出色,我都一一看在眼里。接下来,我寻思着安排你上炉灶掌勺,你意下如何?”

    我微微欠身,脑海中闪过自己初入酒店时立下钻研粤菜的决心,坦诚相告:“厨师长,若是当下人手实在紧缺,我自然愿意暂时顶上去,以大局为重。不过,我来这儿的初衷,是想深入学习粤菜,这一直是我的主要目标。”

    厨师长微微皱眉,沉思片刻后说道:“张大山,你的想法我理解,也认同。只是希望你能帮我个忙,坚持到正月十五。你看,一部分员工要到那时才回来复工,还有四川的师傅和扬州的师傅,他们这几天也准备回老家过年。我记得你之前提过,在某些菜系上颇有心得,眼下这情况,你能不能帮衬一把?我也是实在为难,人家过年都坚守岗位,我若不答应让他们回去,实在有些不近人情。况且当下正值过年,客人对菜品的需求相对没那么繁杂,相信你完全有能力应对。要是你答应帮我这一回,等你休假归来,我立马安排你进粤菜组潜心学习,你看怎么样?”

    望着厨师长满是期待的眼神,听着他这番晓之以情、动之以理的话语,我心中一软,终究还是点了头。

    厨师长见我应允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,随即叮嘱道:“这样吧,趁那两位师傅这两天还没动身,你今天就过去熟悉熟悉情况。”

    酒店里已经开始忙碌,我怀揣着对菜品负责的态度,赶忙去找负责川菜和淮扬菜的两位师傅。碰面后,我们一同翻开酒店那如美食宝典般汇聚各地菜系经典菜肴的菜单,仔细钻研起来。

    珠海这座依傍大海的城市,海鲜资源得天独厚,当地海鲜市场每日热闹非凡,鲜活的鱼虾蟹贝琳琅满目。粤菜擅长用清蒸、白灼展现海鲜原汁原味,所以本地特色海鲜多以粤菜烹制为主,食客们偏爱鲜灵海味,海鲜干货少有人问津。

    酒店创立时主打粤菜,吸引不少食客,如今食客口味多样,管理层便聘请不同菜系师傅,期望在粤菜基础上调剂菜品口味与品种,打造满足众人味蕾的美食天地。眼下两位师傅要回家过年,我得临时顶上川菜和淮扬菜的重任,自然要提前熟悉菜单,确保无误。

    我仔细看过菜单后,自信满满地对两位师傅说这些菜品我都能胜任。两位师傅对视一眼,师傅甲开口道:“年轻人有自信是好事,不过做菜不能光说,得露一手。现在客人少,正好给咱们腾出时间,今天我俩给你打下手做配菜,你掌勺炒菜,让我们见识见识。”

    我又激动又忐忑,激动能在前辈面前展示,忐忑怕砸了招牌影响菜系留存,进而关系到师傅们工作。想到这儿,我深吸一口气应下:“行,师傅们,那就辛苦你们了,我一定尽全力做好。”

    说干就干,我们走进厨房。不多时,酒店迎来几桌客人,有一桌点了好几道含川菜、淮扬菜的招牌菜,两位师傅默契地让我上场试手。

    做川菜时,我深知辣度把控关键,赶忙拉住服务员,小声叮嘱:“麻烦问下点川菜那桌客人是哪里人,我好掌握辣度。”得知是四川本地客人后,我心中有了底,脑海中迅速勾勒出适合本地人口味的辣度标准,手脚麻利地走向食材区,开始备菜。点火、热锅、倒油,动作行云流水,选用上等干辣椒和花椒,热油一激,瞬间那股热辣鲜香的味道就弥漫开来。接着放入精心处理过的主食材,快速翻炒,手腕灵活地抖动,让每一块食材都均匀地裹上调料。出锅前,我又根据客人的地域口味特点,微调了一下辣度,确保既能满足他们对家乡味道的思念,又能契合酒店菜品的独特风格。

    当这道色香味俱佳的川菜端上桌时,我悄悄观察着客人的反应。只见他们夹起菜放入口中,眼睛瞬间亮了起来,脸上满是满足的神情,不一会儿就吃得热火朝天,连连点头称赞。川菜师傅站在一旁,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,他不禁走上前来,拍了拍我的肩膀,满脸佩服地夸赞道:“大山,你这招可真绝啊!就问个地名就能拿捏住辣度,不简单,我算是放心了。”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。

    紧接着,另一桌点了淮扬菜经典文思豆腐,厨房不忙,我深吸一口气,稳步走到案板前。洗净双手,轻轻拭干,稳稳拿起那块鲜嫩豆腐,仿佛捧着一件易碎的珍宝。手中的刀在我多年练习的掌控下,快速精准落下,每一刀都带着我对这道菜的敬意,豆腐化为细丝,细如发丝、根根分明,在水中悠悠散开,似一幅灵动水墨画。接着将豆腐丝与火腿丝、鸡丝、冬笋丝等放入用老母鸡和排骨熬制的高汤中,小火慢炖。不一会儿,那鲜美的味道就飘散开来。当这份文思豆腐端上桌时,晶莹剔透的豆腐丝、搭配上色彩鲜艳的配菜,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。客人看到后,不禁发出阵阵惊叹,纷纷拍照留念。淮扬菜师傅见状,也向我竖起了大拇指,眼中满是认可:“大山,你这刀工,真是了得!这道菜做得地道,我也没什么不放心的了。”

    忙完这一阵,两位师傅把我叫到一旁,两位师傅微微拍了拍我的肩膀,目光中满是信任,语重心长地说:“大山,今天我们仔细考察,你的手艺让人放心。出来打工不易,春节假期短,家人盼着,我们提早回去,这边辛苦你了。”我感激又不舍,点头应道:“师傅们放心回去,我一定守好,等你们回来。”

    午后闲暇,两位师傅来到厨师长办公室。淮扬菜师傅敲门进屋后,带着歉意开口:“厨师长,过年了,酒店客人少,我俩寻思能不能提前几天回去,出来大半年,家人盼着,想多陪陪。”说着搓衣角,神色忐忑。川菜师傅附和:“是啊,要是忙起来我们绝不开口,现在大山能顶,您放心。”眼神满是诚恳期待。

    厨师长放下笔,目光扫视二人,皱眉沉思片刻后开口:“我理解,既然不忙,大山能挑起担子,那行,你们提前回去,路上注意安全,到家报平安。”

    两位师傅瞬间笑容灿烂,忙不迭道谢:“太感谢您了,厨师长!假期一结束,我们立马回来!”说罢,如释重负退出办公室,脚步轻快准备回家与亲人团聚。

    就这样,这个特殊的春节,我接过重担,开启成长新篇章。喜欢我的三年学徒生涯和二十六个师傅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